欢迎访问完美体育有限公司!!
400-023-4588
400-023-4588
财务外包的风开博体育险

财务外包的风开博体育险

服务价:¥

好评系数:财务外包的风开博体育险

立即询价 财务外包的风开博体育险

  开博体育财务会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内部财务活动根据需要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将企业不太擅长且为非核心部分的业务外包给具有专业水平的机构处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外包越来越盛行。导致财务会计外包受到公司的欢迎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目前公司的财务职能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较低层次的非核心财务职能,包括填制凭证、记账、编制报表、报税等等;另一个是较高层次的核心财务职能,包括分析财务信息、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将较低层次的财务职能外包,可以使员工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市场、经营管理、盈利等分析性工作上。财务会计外包后,管理人员就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关注会计核算是否合法、合规,财务管理是否有效,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公司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上。

  财务会计外包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规范性。由分散的业务流程转变为高效控制的经营模式,使财务信息更加规范。外包商具有专业的水平和管理能力,且作为第三方独立存在,保证了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而且,外包商一般情况下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外包后可以使公司更加受到监督机构和投资商的认可和信赖。财务外包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的风险,使所有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从而提高了管理质量。

  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要求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财务外包可以使公司不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也使公司避免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升级,降低财务部门的运营成本。同时,外包商可以利用去专业的技术和信息资源使公司的资金保值增值。而且,外包后可见将风险分散,以前由单位自身承担,外包后则与外包商共同承担,从而降低了风险。财务外包也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使管理人员致力于更重要的事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公司可以将许多会计业务外包给服务商,不同的外包方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列举了以下几种财务会计外包方式。

  将工资发放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可以解决员工的工资保密问题。工资信息都在外包商那里,因此员工无法得知其他员工的工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比较,防止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如今,此业务深受公司员工欢迎。

  外包前,公司管理层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监督财务部门会计报告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是否按规定将财务信息报告给投资者、管理层、监督机构等相关部门。为了使管理层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核心业务上,一些公司将财务会计报告业务外包给服务商。

  应收账款对公司来说十分重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则可以提高公司资金利用率,如果拖欠时间过长,则可能使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然而,应收账款的核算和催款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提高公司的工资效率,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司可以将应收账款业务外包给服务商。

  差旅费和招待费在公司的费用中占了很大比例,且两种费用不容易控制,容易出现非法舞弊现象。将差旅费和招待费外包给服务商,则可以进行详细具体的控制,如什么级别的员工出差住什么标准的酒店,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等等。

  财务会计外包虽然有很多优点,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但与此同行,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公司必须加以谨慎,将风险降至最低。

  财务会计外包可能产生信息不对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时间不对称,二是内容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阻碍,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财务会计外包虽然能给公司带来利益,但是也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公司费用,比如成本、筛选成本等。

  外包前,公司要与外包商签订合同,合同如果不合理合法会影响公司财务会计外包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

  [1]黄娟.财务会计外包研究――Y公司案例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9.

  [2]朱冬琴.财务外包动因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实践启迪[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6):63-67.

  [3]王潘静.企业财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及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2013.

  [4]钱枫.中小企业财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会计之友,2005(8):76

  在我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经济背景下,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国家鼓励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据统计,2007~2010年期间,我国外包从业人数如图1所示:

  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而其覆盖的行业包括:金融、制造、零售、教育、能源与公用事业、电信、公共和医疗卫生等。2008年开博体育,中国服务外包收入总额中,ITO占68%,BPO占29%,KPO占3%。可见,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务还是以ITO为主。从事ITO服务外包业务应该具备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计算机技术。随着外包企业的发展,以及外包产业的结构调整,其业务也正逐步扩大到BPO与KPO。从事BPO与KPO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背景,熟悉发包方信息技术保密的相关规定,具备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娴熟的外语沟通能力等。

  2010年,我们对天津市范围内的27家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了一项《关于“服务外包企业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4家企业所承接的外包业务为BPO或ITO;这些企业中对技术有需求的为20家;对外语要求达到中高级水平并认为会“经常使用”外语的为26家;另外,调查的信息显示,企业对员工的团队意识、有效沟通、时间管理以及自我激励等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以其拥有数量丰富、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成为众多发包国所青睐的服务外包目的地。中国在外包人才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储备丰富、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人才培训开展迅速以及人力成本优势明显4个方面。我国2010年的外包产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65万人,占当年外包产业总人数的70.9%。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埃森哲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49%的受访者认为,在2008年,“缺乏合适的人才”是制约服务提供商发展的首要障碍,超过排在第2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个百分点。

  人才培训被认为是缩短人才与外包岗位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因此,很多服务外包企业通过第三方培训机构或者企业自办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根据《2008年中国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白皮书》中提供的年人均培训投入数据(如图2所示):

  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必定增加其成本支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服务外包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成本因素,因此,过高的培训成本必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运营风险。另外,人员流失也会导致培训成本得不到补偿。

  人员流失率高是外包产业人员管理的主要问题。根据《埃森哲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研究报告》,针对服务提供商面临的人才管理挑战中,23%的受访者选择“高流失率”,排名第3,位于“留住人才的高成本”、“缺乏工作经验”之后。另据资料显示,中国本地供应商每年的人员更替率是15%左右。《2010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72.5%的经营者选择“人工成本上升”,位居第1位。人力资源的流失带来的系列风险包括:培训成本得不到补偿;离职人员泄露商业机密;增加新员工入职培训成本;为降低人员流失率而增长的留住人才的成本等。另外,随着外包人员工作经验的增长,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薪酬才能降低人员的流失,而外包项目的周期较长,企业需要垫付工资,这又无疑将会增加企业资金流动的风险。

  服务外包产业被认为是“人脑加电脑”的行业,在这一产业中,企业的全部资产是人力资源或是“人力资本”。人才作为企业的资源,作为构成其成本支出的第一要素,并未将其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用以对其进行专门核算,致使外包产业的资产中并未包含其人力资源的价值,这就带来目前制约外包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难题,即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产用作抵押所带来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会导致人力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鉴于以上分析,服务外包企业应从人力成本控制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两方面着手,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外包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缩短这种差距而开展的人员培训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面对这样的两难局势,目前逐步兴起的校企联合培养外包人才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外包企业的青睐,被认为是具有经济性且效果好的人才培养途径。2009年3月18日,教育部、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为外包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培养外包人才提供了政策引导。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等已经成为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典范。教育部和商务部从2010年6月开始在浙江和江苏两省开展地方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为期4年。

  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使得国内一些从事低端业务的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予以应对,退出外包市场,使得外包企业面临重新洗牌,必定带来外包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另外,国内一些外包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民币升值也使得外包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本得以下降,也加速了这些企业海外并购的进程。并购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获得优秀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如2011年1月,东软集团收购医疗行业ERP领导厂商望海康信73.14%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东软的此次收购,除了实现规模扩张等之外,也收获了望海康信国内最优质的ERP医疗团队。

  国家为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各地方政府,尤其是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也出台了配套的政策,这其中,不乏关于外包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优惠政策。2009年4月7日,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2009年度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的业务人才,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等;再如,2009年3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印发《关于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作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到“对软件设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机动作业的职工,经批准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和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经批准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

  中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何借助该优势为服务外包企业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点。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便起源于美国,此后,国内外理论界对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但终因价值计量难点、成本效益原则等原因未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中。但是,也有学者提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环境的研究”,如今,服务外包因其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特征已经对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该体系应包含对于人力资本的价值核算与资产管理。

  会计中,资产被界定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拥有的机器设备、货币资金据此被划分为企业的资产。人力资本具备资产的特征,应该归类为企业的资产,而核心问题是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资产的价值应该为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理论界,计量人力资产价值的方法包括:①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的折现法;②工资报酬法;③随机报酬法等。其中,由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在1971年提出的工资报酬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应是其未来收入的贴现值,更为符合资产的定义,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服务外包企业而言,在进行人力资产估价时,还应考虑从事ITO、BPO、KPO等不同类型外包业务的外包企业人员结构。

  与其他资产一样,人力资产也存在着后续的核算,如因培训、教育支出、薪酬支出的核算以及因各种原因下人员离职的人力资产减少的核算等开博体育。其中,培训、教育等支出会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提升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应当予以资本化,即计入人力资产价值;而薪酬只是为了保证职工正常为企业服务所发生支出,应当予以费用化。

  资本的特征在于能够带来增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较之物力资本增值能力的优势愈发明显。因此外包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机制,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另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力进行评价与考核。

  “人”较之“物”的区别在于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在服务外包产业中,人作为第一要素的作用越发显现,因此,在该产业中,“人”被认为是最值钱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如何实现“人尽其才”,关键在于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①留人: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即保持信息的有效沟通,使得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外包产业及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确立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②育人: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开展培训,包括劳动技能、技术培训,外语能力培训,以及服务外包行业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岗位适应能力,与产业发展俱进;③用人:企业应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团队协作的增值能力。

  服务外包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人力部门应协同制定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对于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力进行评价,进而使得人力资源会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该体系的评价目标是关注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力,因此,评价指标是关键。服务外包企业可以按照承接的外包项目,评价以下指标:

  通过以上指标,评价人力资产的获利能力和人力成本的负担水平。为企业开展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等活动提供参考。

  海外施工单位在运营中,面临法律法规、政令政策、文化差异等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项目施工中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容易导致项目施工延期,项目亏损。目前大部分海外工程采用EPC模式运作,工程中标后整体或者切块转包其他没有海外经营权的有实力的集团内公司或者集团外公司进行施工,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总包单位的资质对外运作,由此带来在利益不同分割下如何维护企业品牌的问题,由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务风险防控。

  鉴于不同国家对注册公司的要求不一致,集团公司应该提前规划,在进入市场前期,针对进入所在国企业注册的要求,从税收体系、财政体系进行全面了解,确定公司注册模式是否合理有效。

  (1)结合税收征收模式考虑设立公司模式。目前大部分国别存在的公司结构模式有:股份制、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模式。出于对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多国家对设立公司时要求有一定当地企业参股比例,但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条件;对设立独资企业时审批手续比较复杂,但便于公司管理,目前大型集团企业采用的海外注册公司模式几乎都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模式,但在税收体系上很少享受到优惠条件。

  (2)经营范围的选择。笔者了解了国字头几家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在海外注册的时候,往往先入为主地按照国内细化的行业模式仅仅注册和自己主业相关的经营范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范围的限制导致公司无法向多元化发展,没有真正地整合好企业资源,发挥集团公司海外触角的功能。笔者认为海外公司注册时需要从集团整体出发,把目前集团涵盖的经营业务全部纳入当地子公司注册范围。

  (3)注册资本金的选择。每个国家对注册资本金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计划长期运作的施工企业,必须了解工程投标过程中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同时彰显公司实力的体现做出一个合理的投资选择。

  目前,大型集团海外施工大部分采用EPC模式运作,工程中标后整体或者切块转包其他没有海外经营权的有实力的集团内公司或者集团外公司。从工程技术角度看,施工组织、物资采购等都是整体分包。从对外关系角度看,所有单位使用的是同一个品牌,需要共同维护这个品牌,所有对外申报资料均需按照这个品牌统一申报。从财务角度看,工程的整体分包而财务不能整体分包,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账务体系和税收申报尤为关键,目前90%的企业都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建立的一套核算体系满足财务信息的披露。随着海外公司经营时间的延续,公司在海外设立后没有按照当地会计准则建立一套核算体系导致的税务问题、对外信息披露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1)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由于国际货币美元的结算机制的原因,目前大部分海外分支机构沿用援建模式设立账务核算体系,大部分采用美元为本位币、实际使用货币为辅币建立的一套的财务核算体系。随着人民币的国际结算的推行,我们在进入国别时应该充分考虑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采用当地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作为辅币建立一套符合当地会计准则的核算体系,根据不同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同,按照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对财务信息进行调整。涉及集团内部多家单位同时共建,可以设置多个会计核算主体,需要按照统一记账本位币记账处理。

  (2)税务整体筹划。各单位使用同一个品牌公司对外统一申报,由于国别税收体系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总承包单位应该在项目运营前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牵头做好整体税务筹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税收体系和集团公司所在国之间的税收差异,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制定税筹策略:第一,投标前,总包单位应介入潜在市场的税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中国和所在运营国度之间的所得税和各项税赋的差异,结合合同条款和税收优惠条件,做出低价清关或者高价清关的税收策略判断,制订整体税收筹划方案;第二,根据不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合同报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利责共担的原则签订施工合作协议;第三,深入组织研究经营所在国是否与我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涉及是否可以抵扣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税收筹划,必要时可以申请国家税务总局提供国际税务援助,比如华兴水泥集团海外投资。

  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结构不同,项目受国家财政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规避外部环境中对总分包单位的资金风险,是项目施工是否盈利的关键点。

  案例:某集团公司在进入安哥拉市场后,所承接项目具有中国优贷政府资金,同时也有当地财政资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和欧元贬值的双重压力,当地财政资金紧缩造成项目资金紧张开博体育,驻外公司利用集团公司区域资金调配优势和优贷资金的组合方式,通过资金整体筹划,风险共担原则,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功占领了当地市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工程项目前期投入较大,项目资金需求前紧后松,整体筹划好项目资金尤为重要,特别是保证前期现场项目资金使用尤为关键。企业需要收支两条线入手做好收入和支出管理,在收支方面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在收款方面,应该合理分析工程项目情况,制定合理的收款策略和方法。第一,保函保证金的管理。针对保函银行要求不同,我们必须要力求降低保函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在金融机构的综合授权,保函。第二,及时收取预付款。境外承包工程一般工程预付款的比率在15%-20%区间。承包商在开立预付保函后,根据合同应及时完善手续,获取预付款。这样就可以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和设备、物资采购的资金需求。第三,及时收取工程款进度款。工程开工后,承包商应按照合同规定格式和内容定期填报项目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申报表,向业主申请工程进度款。第四,及时收回保留金。目前,部分国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开具质保金保函作为抵押,提前收取工程质保金,节约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成本。

  在支出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第一,集中结算、统一资金调度、全面监控资金支付。根据目前大部分集团企业境外资金管理主要资金实行二级资金管理模式,先审批后使用。总包单位应对现场资金使用进行专项审定,采用季度筹划,月度申报的模式,对资金进行整体把控,对项目现金流全过程跟踪,保证现场资金使用;第二,严控合同、实现风险共担。承包工程的资金结构不同,支付方式也不一致。在签订合作单位协议的时候,明确工程款专款专用约束条款,确保资金紧张的协作单位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资金充裕;第三,全面预算、建立资金预警体系。

  面临整体分包的工程建设,财务团队主要组成人员为由总包单位、协作单位共同组成,然而由于各企业文化氛围不同,行政管理角度不同,各国对财税的要求不同,各单位财务管理方式不同制约财务整体工作的开展,如何建立一个各方认同的财务管控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财务团队的建设。

  (1)建立财务枢纽。总包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纽带,兼顾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控模式的开展,同时对不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共同认知的财务管理团队,建立以总包单位主导的财务管理沟通机制。

  (2)建立学习型财务团队。对运营国家和中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形成财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当地员工和外派员工相互融合,老财务人员传授新财务人员的机制。

  (3)完善人员流动机制。海外机构工作中,由于个人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原因,人员的流动相对比较频繁,如何保证在人员流动过程中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也是制约财务管控的一个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财务委派机制,建立一个懂管理、懂业务,作风严谨的财务团队,合理安排财务资源,保证财务团队战斗力。

  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服务外包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服务外包业既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又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同时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大量服务外包企业的建立就顺应了这~转变的要求。服务外包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而且服务外包业的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要根据其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的中长期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外包项目服务。其所承接的业务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信息技术外包(1TO),包括应用管理外包、应用软件开发外包、信息管理外包等;二是业务流程外包(BPO),包括远程财务管理服务、远程采购、存货管理服务、远程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呼叫中心等。虽然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近47亿美元,截止到目前全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超过4100家,从业人员近67万。在服务外包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制约服务外包企业进发展的问题,其中,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是每一个服务外包企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中,由于服务的客户分布在世界各地,各国的法律法规明显区别于我国,客户的业务类型及发包项目各不相同,使得服务外包企业完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同时,由于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风险始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对象广义上是发包的客户,狭义上讲是指客户发包的项目,即具体的服务内容。无论哪些对象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外包的承接方。首先,如果服务的客户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新的客户评估费用、新项目的培训费用。同时,由于服务外包企业往往会花巨资建立服务于客户的灾备中心(灾备中心投资巨大,并且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客户),所以一旦客户发生变化,服务外包企业要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其次。客户服务内容的变化使得外包企业要调整已制定的营运方案。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任何服务项目的调整或变更都会额外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支出。

  发包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明显区别于我国,任何一点国情和政策的变化都会给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各种影响和冲击。如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保护性条款,以减少本国的损失,包括劳工政策、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均是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考虑。另外,服务外包企业为了适应发包方所在国税法的变更而对服务软件的调整和人员的培训均会增加营运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发包企业由于所在国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取消了已决定发包的业务项目,将对业务承接方带来不利的影响,使接包方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服务外包企业从事的是国际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活动,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给外包企业带来致命的影响,如汇率的变化、服务外包市场的变化及地区的贸易保护等等。对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来说,由于其承接的经济业务来自世界各地,其业务活动的具体对象发生在境外,自然会使用各种外币进行款项的收付结算,使得企业时刻处在外汇风险中。当外币作为业务活动中的计量货币时,汇率的任何变动都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目前。部分服务外包企业对外汇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使企业发生了较大的汇兑损失。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面临规模小、缺乏品牌、缺少资金、创业环境不足等问题。其中,由于部分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业务开始阶段运营效益不好,并且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自然会伴随着高风险,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筹集渠道不畅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的资金扶持政策有一定的门槛限制,对规模较小的服务外包企业来说也难于享受到资金上的优惠。

  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具体业务具有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并且都是发生在境外的经济业务,使得服务外包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经济业务本身在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中时刻潜藏着不可知的风险。当服务外包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国际化后,财务管理活动也自然变得复杂起来,其中自然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时间较短,服务外包企业也在经历着成长的过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应对风险的措施不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较多地注重业务流程的科学管理与维护,在财务管理中缺乏系统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不注重对财务风险规避策略的研究,对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没有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非常事件,企业将陷入财务风险中。

  同时,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较差,在资金使用中也蕴藏着各种财务风险。在离岸外包业务中,企业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对灾备中心的大规模投资也使得企业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循环;由于承接的外包项目服务周期长及部分发包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入。

  企业应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的防范。离岸外包业务的项目实施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誉评估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信誉水平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间。在组织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应注重拓宽企业资金的筹集渠道,以保证企业资

  金的正常供应,从而保证项目进行的资金需要。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强对外汇资金的管理,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规定,时刻关注外汇市场的变化,对可能发生的外汇风险要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同时注意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平衡企业的外汇收支,对远期的外汇收支必须进行科学的预测,以避免发生外汇损失。

  应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辩识、评价和分析财务风险,提出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服务外包企业要将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现在外包项目运营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洽谈、初期的评估、承接后的运营及运营中的维护等过程。在离岸外包业务中,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具体业务具有项目规模大、服务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交付时间快、业务虚拟化、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必须加强对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并实行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风险控制。

  对发包方的风险评估包括发包方的信誉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经营风险评估、发包方的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对发包方的信誉风险评估中,发包方的资信情况直接影响服务外包企业未来收益的实现是否顺利,是否可以保证接包企业的现金及时流入;对发包方的经营风险评估中,发包方的经营活动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接包方的未来经济效益情况,因为一旦发包方产生经营风险,如其市场萎缩就会终止项目的外包;对发包方的环境风险评估中,发包方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发包方的环境因素会对其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接包方的经济利益。

  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包括业务承接风险评估、灾备投资风险评估、营运成本风险评估、收益实现风险评估等内容。对业务承接风险评估主要是预测项目承接的可行性,承接项目后的效益情况;对灾备投资风险评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灾备投资是指服务外包企业应客户的要求所进行的灾备中心或设施的建设投资,因其往往投资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必须注意加强管理;对营运成本风险的评估是指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营运成本支出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对收益实现风险评估是指对影响未来收益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力求实现收益最大化。

  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从事的是国际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活动,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给外包企业带来致命的影响,并且其承接的业务具有项目规模大开博体育、服务周期长、环境差异大及营运成本高等特点,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实行谨慎的处理原则,并建立外包业务风险的处理机制,制定外包风险准备制度。

  外包风险准备制度具体可包括: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灾备系统的快速折旧制度及坏账准备金制度。

  1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服务外包企业从承接离岸外包业务项目开始,在其业务活动进行过程中始终是收益与风险共存的。企业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即在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以预提方式预存出来,建立用于防范外包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外包风险基金的设立、提取及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2制定灾备系统的快速折旧制度。服务外包企业可按照国家的规定,对用于灾备系统的投资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以尽快收回投资,应对可能产生的损失。企业应加强对灾备投资的管理和核算,所采用的折旧办法和对纳税的影响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3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准备金,以应对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风险。企业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誉评估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信誉水平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间,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会计核算。

  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加强对各种财务信息的整合利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资金管理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服务外包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应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政策,争取取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商务部已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强做大,强调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要创新金融服务,鼓励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上市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做强做大。企业要抢抓机遇,通过海外并购争取国际市场。拓展外资市场。各地方政府应将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纳入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金融发展资金、科技研发资金、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现代物流发展资金和文化产业资金的使用范围,为服务外包企业广开资金筹集渠道,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取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的合理调度和安排,使企业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服务外包企业必须不断增强财务风险意识,科学评估接包项目,并对承接的外包项目实行业务全程风险控制。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制定外包风险准备制度,增强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1]江燕红我国一些企业集团财务失败的原因分析[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7(9):16-18

  [2]郭强企业财务风险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4):79-83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倡导,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潜在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张晟(1989-),女,辽宁辽阳人,本科,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财务金融方向。

  国际工程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权等承揽国外业主的工程项目,为其完成工程项目或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并按承包商与业主所签承包合同的规定收取各项成本费及赢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工程承包涉及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并在这三十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继续挖掘我国的对外承包产业实力,扩大业务范围,深耕既有市场,是加速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化的基本战略。

  然而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往往具有投入资金量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国际环境动荡性则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带来承包项目的亏损。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成熟企业竞争,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和规避措施,并将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有力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2]。

  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3]。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开博体育,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财务人员在发挥会计职能的同时要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务必实行统一的财务流程。建立境内外财务监管网络和实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控制制度,如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财务人员既对项目经历负责,也要接受企业财务部门领导;加快企业和项目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应实现会计集中核算[4]。

  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提高国际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根本措施。企业应全面培养提高项目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引进国际财务会计和管理人才,逐步推行人才本土化,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合同谈判以及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和项目的财务决策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1]崔军,钱武云,编.国际工程承包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尹嵩.关于国际工程项目中财务风险规避的探讨[J].商,2013(21).